欢迎来到巢湖文明网,今天是  
【强国复兴有我·百姓故事汇】2023年“巢湖好人”先进事迹线上展示(五)
发表时间:2023-07-21 08:28:00 来源:巢湖文明网
 

  今年初,市文明办印发《关于开展第二十一期“巢湖好人”评选表彰的通知》。日前,经基层推荐、资料审核、专家评审、媒体公示等环节,市文明委决定授予唐宗富等15位同志“巢湖好人”称号。本期文明巢湖公众号继续为大家展示“巢湖好人”的先进事迹。

  接下来一起

  去看看“敬业奉献”类好人

  朱同信、杜鹏程的风采吧!

 

  朱同信

 

  朱同信,男,70岁,巢湖市坝镇联河村山脑自然村村民,他既是村民队长,也是党建网格员,还是乡村振兴工作网格员。朱同信一辈子住在村里,他为人和善,乐于助人,勤恳敬业,是村民的好长辈、好兄弟、好队长,无论是村民还是村“两委”干部提到他,没有一个不竖起大拇指夸赞的。面对村民困难,他时刻牢记党员本色,及时帮助解决;面对紧要火情,他时刻发挥先锋作用,冲在第一线。

  在当地村民眼里,他是好邻居、是亲人。他对待村民如同春天般的温暖,时刻把本村村民的事挂在心上,对网格内有多少户,每户有多少人,都是谁,有几户不在家,在外做什么等等如数家珍。不管谁有困难,他都跑前跑后、竭力帮助解决。村民老旺,是个“五保户”,患有精神疾病,朱同信把他当亲人一样上门帮忙打理家里家外,让他家里始终干净整洁、安全便捷。2022年,老旺住院治疗期间,朱同信得知他的养老保险还没有办理,而办理时限快到了,急人之所急的品性让朱同信根本放心不下,于是他一边与行政村干部了解需要的材料,一边到医院向老旺问到了在上海打工的侄子的电话,通过电话联系,很快将所需的材料找齐,及时办理了养老保险。他就是这样一个把别人的困难当成自己困难,却不愿把自己的困难到处诉说的好邻居。

  在村干部眼里,他是好队长、好党员。对待工作,他一丝不苟,绝不拖泥带水,总会将矛盾协调处理妥妥当当。“凡是通知到山脑村的事情,根本不用操心,直接等同信队长的回复就行了”,这是村“两委”干部对朱同信的一致评价。作为森林防火员,他更是将这项任务看得比什么都重,“我们村后面就是山,树很多,是最容易出现火灾的一个地方,组织上信任我,没有理由在我这一片出现火灾”,他是这么说的,更是这么做的。2023年1月21日,农历是年三十,因为是除夕,当地习俗会“上坟祭祖”,加上这一天风比较大,对森林防火工作是个巨大挑战。天刚亮,朱同信就已经到了看护路段,上午11点左右,发现一处火情,因为风比较大,从发现至到达现场不到2分钟,火势却已经起来了,他果断给村干部电话报告后,立刻用手中防火工具第一时间扑火。村干部带灭火队火速赶到时,看到朱同信已经浑身都是草灰,脸上留下了一道道汗水流过草灰的深深的“沟”和手掌胡乱擦汗的“五指印”。有队伍和专业工具的加入,很快处理了火情,这时候,朱同信用毛巾擦去脸上汗水和草灰后,大伙才发现他的嘴唇不知在什么时候被烫伤了一大块。“你们可以回去了,我再在这盯一会儿,啥事没有了我再去其他地方巡逻,放心吧。”说话时,从烫伤的嘴唇处隐约能看到牙齿上还带着血丝。他就是这样一个永远想着让别人放心,却不想别人惦记着自己的好队长、好党员。

  在乡村振兴征途上,他是好先锋、好臂膀。联河村是一个脱贫村,现在正步入乡村振兴的征途,脱贫攻坚时,少不了朱同信的付出,现在更是少不了他的身影。“党和政府的好政策让我们从贫困村走出来,我时常跟村民们说要做个懂得感恩的人,我是党员,更要走在前面,做出榜样。”朱同信他总是说到做到。2022年,为进一步推进“村强民富”,联河村新建成一处梅干菜加工基地,引导村民种植雪里蕻,提高家庭收入。当地村民一直坚持着水稻、小麦、玉米、茶叶等传统农作物,对符合制作梅干菜的雪里蕻心里没有底,朱同信响应号召,把自家4亩地拿出来投入第一批试验种植,在付出艰辛劳动后,以亩均净收入近1800元的收获插好了引领前行的“红旗”。他就是这样一个组织上有号召,坚决第一个举手咋成,第一个迈出步子,却不计较个人得失的好先锋。

 

  杜鹏程

  杜鹏程,男,1972年11月出生,中共党员,巢湖市夏阁镇八字口村党委书记,村委会主任。他是一名退役军人,自2012年任职以来,村里的大事小事,都有他的身影。在他的带领下八字口村村容村貌焕然一新。给村民带来了幸福感、获得感,安全感。2020年夏阁镇八字口村获“安徽省森林村庄”、巢湖市“文明村”等荣誉称号,2021年他被评为巢湖市优秀人大代表。

 

  无私奉献,村民的“娘家人”

  2017年12月他在工作中因为意外造成左脚骨折,为了不落下工作,受伤中的他拄着拐杖坚持上班,被老百姓亲切地称为“拐杖书记”。“轻伤不下火线,一只脚受伤没什么大惊小怪的,又不影响我的思考和做事。村委会有很多工作要做,我不能因为受点小伤而耽误了村里工作。”杜鹏程说。为了做好工作,他将脚伤抛在脑后,每天准时上班,一心扑在工作中。恰逢当年冬修任务在急,联合大塘清淤加固工程持续了一个多月,杜鹏程心里始终牵挂着工程的进展及质量,他多次拄着拐杖到现场检查指挥施工,确保按时、按质、按量完成任务。

  2018年1月23日大雪来临之前,村里所有贫困户的生活、住房安全都是杜鹏程最牵挂的心头事。他拄着拐杖对全村所有贫困户进行走访,了解群众的身体和生活状况、住房安全以及需求情况,对住房安全有隐患的第一时间将人员转移安置好,让贫困户深受感动。面对寒潮期,他一再叮嘱贫困户做好防寒保暖措施,“要下雪了,被子睡得还暖不?家里米还有得吃吧?千万别冻着了,注意出行安全。”声声询问,句句叮咛,为严寒天气带来了浓浓暖意。冬季虽寒冷,但在杜鹏程的细致关心下,陈经美、佘华龙、徐际时等贫困户的心里却是暖烘烘的。

  1月26日,巢湖普降大雪,持续的大雪让夏司路、各自然村道路全部闭塞,给村民出行和交通带来不便,为了不影响村民出行,保证道路畅通。他调来铲车,杵着拐杖和铲车师傅一同沿着夏司路将积雪全部铲除干净。并安排村“两委”干部和一些志愿者用铁锹一铲一扫地把雪扔到两旁,最终在大家的齐心协力下,路上的积雪被一铲而光。

  人民至上,村民的“代言人”

  “杜书记,咱村儿这路是修好了,但啥时候能通公交啊?”2017年,作为人大代表的杜鹏程在村里走访时,不时有村民抱怨村里出行不方便,虽然路修得宽了,但没有公交车,集市在十几里外的尉桥村,年轻的能骑电瓶车,年纪大的只能靠步行。杜鹏程将村民的意见收集整理后,联合10多名人大代表发起提案,并积极与巢湖市交通局接洽争取,终于开通了巢湖到八字口的城乡公交,圆了村民们的“坐车赶集梦”。

  伴随城乡发展的进程和农村小学的撤并,八字口村的孩子大多只能选择到十公里外的西峰小学上学,但校与村之间并没有开通校车,有的家长准备把孩子送到巢湖私立学校,有的家长准备租房子进行陪读,但这势必会给一个农村家庭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经济负担。杜鹏程得知后,先后多次与西峰小学、夏阁镇学区管委会、巢湖市教体局等相关单位反映报告情况,并得到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,终于在2020年9月1日开学之际,西峰小学的校车载着满车孩子们的欢笑在山路间缓缓行驶,带走了学生家长们的“心头病”。

  解忧纾困,村民的“贴心人”

  八字口村地处夏阁镇北部,属丘陵山区,辖20个自然村,农业主要为旱田,以播种花生、棉花、玉米、芝麻等旱作物为主,有15个自然村村民生活用水主要靠自家井水。2022年6月以来,持续高温,久旱无雨,旱情加重,山塘、蓄水池见底,井水也开始干涸,村民家中严重缺水,人畜饮水告急。杜鹏程带领村干部入户走访,了解到部分村民饮用水困难实际情况后,他就第一时间组织2辆水车开始给村民送水,对送水车辆无法到达的农户,他就同村干部一起,顶着烈日,扛着桶装纯净水送到每户家中,每次送完水都累得气喘吁吁,汗流浃背。尽管他身心非常疲惫,但其抗旱的斗志非常高昂,从不言苦、从不言累,还一再叮嘱大家排好队,水足够,不用担心。供水现场有序地为群众逐一供水,遇到有行动不便的老人,他还帮着提水、送水入户,并叮嘱他们放下心来,旱情不除,送水不止。干净清澈的饮用水流进的是大大小小的水桶,滋润的是群众的心田。80岁的李忠武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,嘴里念着:“这个水清爽好喝,现在真好,没有水了有人管、有书记送,真的太感谢书记了。”杜鹏程就这样每天循环送水,直到旱情结束。村民都喊他“搬运工书记”。天旱无情人有情,在群众最需要的时候他送来了“及时水”。汩汩清水流入村民的水桶中,也流到了村民的心田里。

  杜鹏程就是这样心系农村,他用真心、真情、真干的工作激情抒写着一个共产党员人生诗篇,作为一名退役军人,他不忘军人本色,用实际行动展示了“退伍不褪色”的精神风貌,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。

 

返回顶部责任编辑:孙 蔓